稻谷加工的副產品稱為稻糠,稻糠可分為礱糠、米糠和統糠。礱糠是粉碎的稻殼,米糠是糙米精制大米時的副產品,統糠是米糠和礱糠的混合物。
米糠的品種和成分因大米精制程度不同而異,精制的程度越高,則胚乳中干物質進入米糠越多,米糠的飼用價值就越大。
(1)CHO,米糠含CHO 43%左右,以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居多。
(2)脂肪,粗脂肪含量是玉米的4倍,可達15%,故能值高,其代謝能水平達10.92MJ/㎏,是小麥麩的1.67倍,是糠麩類飼料中能值最高者。其脂肪酸的組成多屬不飽和脂肪酸,油酸和亞油酸占79.2%,脂肪中還含有2~3%的天然維生素E。
(3)粗蛋白質,含量比麩皮低,約12%,但比玉米高,品質也比玉米好,氨基酸組成是蛋氨酸含量較高,可達0.25%,比玉米高出近1倍,精氨酸含量也特別高。
(4)維生素,米糠富含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,但缺乏維生素A、D、C。
(5)礦物質,磷含量高,但約有86%屬植酸磷,但錳、鉀、鎂較多。
(6)米糠中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,加熱可使其失活,否則采食太多會造成蛋白質消化不良。
米糠可補充雞所需的B族維生素,錳及必需脂肪酸,一般雞飼料中用量宜在5%以下,顆粒飼料可酌量增至10%左右。植酸的存在會影響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元素的利用率。
米糠對豬的適口性不佳,肉豬的使用量應在20%以下,用量過多,會使生長和飼料效率降低,并會軟化體脂,降低胴體品質;仔豬飼料應避免使用,以免引起下瀉。
米糠用作牛飼料并無不良反應,適口性好,能值高,在奶牛、肉牛精料中可用至20%,用量過多會影響牛乳和牛肉的品質,使體脂和乳脂變黃變軟,尤其是酸敗的米糠還會引起適口性降低和導致腹瀉。
米糠是漁民喂魚的傳統飼料,目前米糠仍是草食性和雜食性魚的重要的飼料原料,可提供魚類的必須脂肪酸,而且脂肪利用率高,但蛋白質利用率不高,其消化率約為60~70%。
由于熱能含量不高,不適于肉雞,但蛋雞、種雞可增加使用量,不影響熱能時,可盡量使用。
對豬適口性好,肉豬用量宜控制在20%以下。仔豬可少量使用而不導致下痢。
對反芻動物適口性好,通常在牛精料中可用到30%。此外,馬、羊飼料中均可使用脫脂米糠。
來源:家禽供求信息網